秋季蛋鸡育雏,温度控制很重要,是什么原因导致育雏体重不达标,陕西金冠牧业带领大家一同分析。
秋天供暖时间应长一些,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应适当地降低温度以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一般每天降低0.3℃~0.7℃、也可每周降低3℃左右。当育雏温度降至白天最低温时就可停止白天的供暖、当夜间的育雏温度降至夜间的最低温度时,即可停止夜间的供暖。 秋天温度低且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避免因为温度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判断温度是否适宜,不能只看温度计的显示,应该注意观察雏鸡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好、饮水适度、温度低时扎堆靠近热源、发出叽叽的叫声;过热时雏鸡远离热源、展翅张口喘息、发出吱吱的叫声。 另外温度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天气的变化而灵活掌握:
1、秋季寒流袭来时温度要适当提高。
2、夜间因为雏鸡活动量小,温度应该比白天高出1℃~2℃。
3、断喙,接种疫苗等给鸡群造成较大刺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以减少损失。
4、雏鸡群状况不佳,处于临病状态或患病状态时,应适当提高温度。
5、对健壮的雏鸡可稍微降低些温度,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