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养期长,在笼养条件下很易发生啄癖(啄羽、啄肛、啄趾等),尤其在育成期和产蛋期,啄斗会造成鸡只的严重伤亡。另外,鸡采食时常常用喙将饲料勾出食槽,造成饲料浪费。引起鸡发生啄癖的因素很多,而且在啄癖发生后很难纠正,使用相关药物或添加剂的效果不佳,而断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断喙方法:断喙要用专门的断喙器来完成,刀片温度在800。C左右(颜色暗红色)。断喙长度上喙切去 1/2(喙端至鼻孔),下喙切去1/3,断喙后雏鸡下喙略长于上喙。在实际操作时上喙的切断部位在前端颜色发白处与中段颜色暗红色交界处,这个部位是喙部的生长点,从此处切断并烧烙能够使生长点的组织坏死,有效防止喙部再长尖。
断喙时间:一般在7~18日龄期间进行。断喙时间早雏鸡太小、喙太软,易再生,对鸡的损伤大,而且不易操作,切得短容易再生,切得长则喙部过短而影响采鸡造成的应激大。
断喙注意事项:断喙器刀片应有足够的热度,切除部位掌握准确,确保一次完成;断喙前后2天应在雏鸡饲粮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2毫克/千克)或复合维生素(进入金冠牧业的“寡聚糖复合多维”),有利于止血和减轻应激反应;断喙后立即供饮清水,3天内饲槽中饲料应有足够深度,避免采食时喙部触及料槽底部而使喙部断面感到疼痛。鸡群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疫苗接种、患病)不进行断喙。
|